编者按:为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城市活力,即日起本报推出“博览寻游记”,对淄博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景区、城市书房、博物馆、特色餐馆、公园、影院、露营地、小众微景点、隐藏打卡地、城市好品等进行挖掘和推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先推出的是“博览寻游记”之“暑期这样玩,少一个都不完美”系列报道。请跟着记者的镜头,来看一下有哪些精彩推荐吧。
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地方。今年的博物馆研学游可谓是火热,孩子通过现场观察、听讲解、参与互动展示等多种方式接触到历史知识,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还可以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对美的感知力,成为文化遗产的新一代传承人。
今天,给大家推荐淄博的三家宝藏博物馆,绝对是学生们寓教于乐的好去处。
走进淄博市博物馆,眼前的西汉齐王墓陪葬坑陈列展厅门口有四匹壮硕的骏马,像是泥土夯建的展厅瞬间让人感受到此处年代的久远和文化的厚重。
整个展厅采用了沉浸式参观设计,两旁高耸的泥墙由发掘现场的泥土制作而成,整个展室的结构也总体还原了当时墓葬挖掘现场的情况。铜壶、铜鼎、铜钫等文物在展厅两侧排开,让人目不暇接。
其中铜方炉的出现总能引得游客拍照留念。铜方炉属国家一级文物,由炉体和炉盖两部分构成,炉体分上下两层,两层炉体之间折腰内收,并放置有箅子,在它的四面,有许多镂空的条形出气孔,镂空工艺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一项绝技,到现在人们还无法完全将此工艺还原。还有以凸泡组成的鎏金龙凤纹银盘在我国非常罕见,而且它中间的龙纹可以一笔画成,显示了当时工匠的智慧。
馆藏文物精品展厅,这里面的文物件件都是充满了美学和智慧的珍品。战国铜鹰首匜、青铜汲酒器、青铜雁足灯等,肯定让你感觉不虚此行。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大门,是一个巨大的窑炉构造,彰显着淄博“陶琉之乡”的文化特色。
古齐厅展示了淄博古代的陶瓷文化,展厅里有古人生活、制瓷场景雕塑;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等历史时期出土的陶制品;有“中华第一窑”的遗迹……这个展厅里,最引人关注的是距今4600—4000年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蛋壳陶高柄杯。它以“薄如壳、黑如漆、声如磬、亮如镜、硬如瓷”而闻名于世。
还有一件“宝贝”就是青釉莲花尊了。据悉,这件青釉莲花尊出自淄博寨里窑,这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的产地之一。此外,古瓷厅里还有丰富的绞胎瓷器、粉彩瓷器、鱼盘等展品,美轮美奂,让人尽享视觉盛宴。
另外,户外露营样式的休闲区域、亮灯的网红楼梯、馆内颜值超高的十大打卡地,以及文创雪糕、文创糕点、琉璃文创产品等等,无不吸引着游客拍照、发圈。
走进齐文化博物馆,一幅青铜浮雕主题壁画“海岱齐风”映入眼帘,默默诉说着在海岱之间、在淄河流域,灿若星辰的齐国名人,灿烂辉煌的齐文化。
齐文化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分为基本陈列展厅、特色陈列展厅、专题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
基本陈列展厅以齐国故都八百年的兴衰变迁为基点,分为先齐文明、西周之齐、春秋齐国、战国之齐、秦汉齐风、稷下学宫、余韵传承等八个部分。
“国宝牺尊”可是必打卡之一,牺尊是古代历代礼器中特别重要的盛酒器,出土于商王庄墓地,因为这件文物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这也代表了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它见证了两千年前齐国的繁盛。
齐文化博物馆的“宝贝”可不止这一件。战国时期的兽钮鼎、汉代的鎏金熏炉、战国时期的郾王剑……在齐文化博物院,孩子们可尽情领略厚重的泱泱齐风。
(全媒体记者许珊珊)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刘俊峰
下一篇:最后一页
“培育形成典型,三级商业网点实现全覆盖,物流配送提质升级,流通基础
2023年08月04日15:28:05来源:中新网福建题:“华夏绝艺”建瓯挑幡何以
建设工业(002265)08月0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洪水退去满目疮痍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东北等地近期出现极端降雨过
8月7日,我市召开2023年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筹备工作推进会,就酒
【来源: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_便民信息】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已经
美业这个行业在中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毕竟爱美是每个女孩子的天性。但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