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 
首届贵州科技节丨聚焦天然产物合成研究 加快推动科创成果走向应用
来源: 天眼新闻      时间:2023-08-05 22:00:10

8月4日,2023年绿色及天然产物化学服务民族药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四川大学教授董顺喜作题为《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设计及其在氢官化反应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据了解,董顺喜团队主要从事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和手性双氮氧金属Lewis酸催化领域研究。


【资料图】

四川大学教授董顺喜

“最近,我们设计合成了[2a-b] 一类新型咪唑啉-2-亚胺基稀土烷基配合物,发展了手性噁唑啉-稀土氨基配合物,并成功实现相关有机化学反应。”董顺喜说,这为功能有机分子的合成提供了简洁高效的新路径。

此外,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胜雄研究员在现场为大家作了《临床药用托品烷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进化及应用》报告,黄胜雄表示,植物托品烷生物碱(莨菪碱和可卡因)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且目前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重要植物源天然药物,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一直是国际上生物合成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胜雄

“近年来,我们研究团队在托品烷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黄胜雄说,我们解析了莨菪碱和可卡因基本骨架的生物合成化学机制,回答了长久困扰学术界的百年科学问题;我们从多个角度阐释了Robinson的经典托品酮全合成与解析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出一辙,说明经典托品酮化学合成是仿生合成;将结构生物学与基因组学进行结合,揭示了植物中托品烷生物碱整条生物合成路径趋同进化的独特现象,为植物天然产物的进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案例 ;以及如何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利用合成生物学进行植物药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活动现场

报告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丽佳也分享了《基于色胺衍生物[2+2+2]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控制及其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王丽佳表示,含有螺环吲哚啉骨架的天然产物往往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在抗癌细胞、抗恶性疟原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抗多药耐药性等研究中表现出显著的生理活性。由于这类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立体选择性难以控制,发展集聚式的全合成新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界历久弥新的研究热点。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丽佳

王丽佳说,我们针对一系列单萜吲哚生物碱的结构特征,基于原创的张力小环立体选择性开环/环化策略,发展了基于色胺衍生物[2+2+2]反应一步构建具有螺环、桥环、并环等复杂环系结构的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开展深入交流研讨。他们纷纷表示,将围绕天然产物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重要应用前景,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持续开展研究工作,用科技创新成果助力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李政林

图/何晓璇

编辑 罗秋红

二审 潘晓飞

三审 岳振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